南京政协
用户名
密 码
标准版
个人主页
登录
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关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南京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2-04-13]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近年来,南京数字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瓶颈: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存在制度障碍,数据开放“信息壁垒”较高,地区、系统、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合作,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存在技术阻滞,大量历史数据资源仍然以非电子化、非标准化形态散落在政府和企业内部;企业对数字资源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认识和动力不足,大多数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还相对较少;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促进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安全等相关制度,制定并完善各环节相关标准。探索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园区内部及各园区之间资源共享共用机制,统一数据规范,落实数字资源的信息交换制度,简化数据使用申请流程。同时,加快推进全市数据交易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为深入发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创造条件。

2. 加快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搭建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政府部门数字资源交换平台,实现及时、便捷、高效地政务数据传输。二是构建社会数据开放平台。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联合搭建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数字资源平台,深入采集、整理、汇集相关数据资源,并设立对外开放的统一数据标准。三是构建商业数据交易平台。实现对数字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形成数据采集、清洗脱敏、数据加工、价值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及责任保险等完整的交易链条,同时搭建商业数据及衍生产品交易平台,明确各方利益和责任界限。

3.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一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行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完善数据的标准化体系,整合企业的相关数据,构建大中小企业贯通,产学研融通的全产业数字化流程。要注重加快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可以通过试点的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宣传和引导,也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降低广大中小企业进行生产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投资压力。二是加快培育“大数据甲方”。政府要带头购买大数据服务,构建“用数字说话、以数字衡量、用数字管理”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环境,同时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传统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积极购买大数据服务,并适当予以补贴和支持。开发市场主体的需求,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大数据应用相结合,深入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三是加快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能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第三方公司,通过“合同科研”等方式,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量身定做”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服务。四是推动智能化数据云端建设。加快发展工业云(公用云),在完善的数据标准体系基础上,提高云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加工能力,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切实保护好企业的经营利益。

4. 构建强有力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撑。建议市财政设置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用于支持数字资源的应用、数字平台建设以及应用场景开发等工作,加强对具有试点示范效应企业的财政支持。二是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加快对于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设置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三是强化前沿技术支撑。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盯全球数字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最前沿,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重点领域、重点业务环节应用软件的开发,加大关于数字流通传递、开放共享及安全使用等方面制约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四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化鸿沟”,建设立足全市对外拓展的数字“大动脉”。五是强化应用场景支撑。积极构建数字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与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等各相关场景、领域的融合发展,以场景建设驱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下一篇: 加快医企对接 推动医产融合构建南京卫生健康发展新生态
[关闭窗口]
南京政协
南京市政协 主办单位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
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支持单位
苏ICP备05011449号-1
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