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市政协副主席黄利民赴溧水区石湫街道光明社区,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蹲点调研。零距离了解民情民意,面对面听取民声民愿。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陆蓉、副主任顾立春参加调研。
光明社区地处石湫街道西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社区共有20个自然村,总户数1350户,户籍人口4582人,常住人口2280人。社区现有党员122人,下设3个党支部。社区自然环境优美,竹树成荫,鸟语花香。社区共有工业企业47家、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5家、农旅企业2家,带动800多名居民就业。社区获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健康社区及多项市级荣誉。
黄利民来到光明社区,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街道挂钩干部、4名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细了解社区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基本情况,研究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中,对村民提出的“干旱季节农田灌溉用水紧张”“南京玫瑰园节假日停车难”等问题,黄利民仔细记录,不时与群众交流,分析问题成因,与村民及街道社区干部共同商讨应对之策,研究具体解决方案。他叮嘱街道挂钩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要主动作为,形成问题清单,积极协调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村民所急所盼,并做好反馈回访。
黄利民来到村民武孝庆、刘沅和家中,实地察看家庭情况,了解生产生活状况。武孝庆是南京常丰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社区的种粮大户,目前承包500多亩地,正忙着夏收夏种。刘沅和是光明社区的低保户,妻子长期生病,系因病致贫致困,社区正协调多方力量对其进行补助和帮扶。
黄利民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宣传党的富民增收政策,把文件精神和政策信息送到百姓家中,多措并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要重点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组织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助力解难脱困;要常态化深入基层群众,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以务实之举纾民困、解民忧,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