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协
用户名
密 码
标准版
个人主页
登录
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天地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努力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 2018-08-20]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努力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对于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科学论断,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领导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等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是爱国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伟大实践。《共同纲领》和之后产生的《宪法》及历次《宪法》修正案,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一以贯之、始终坚持的。

    (二)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依宪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需要。我国《宪法》对人民政协的作用进行了规定,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制保障。人民政协必须依据宪法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等工作,积极履行好三大职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依章加强人民政协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在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指导思想等方面,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政协组织和委员必须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要在掌握其思想精髓和结合工作实际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尤其要在讲政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始终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上出实招求实效,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进程和事业发展。

    二、要把协商民主贯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切实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出人民政协的作用。

     (一)丰富政治协商形式,提升协商民主的实操性。把政治协商实施于党政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广泛多层的政治协商形式,在会议协商中“议大事”,在专题协商中“听政声”,在对口协商中“纳民意”,在界别活动中“汇民智”,提升协商民主的操作性。

    (二)强化民主监督工作,增强协商民主的针对性。按照中央和地方党委相关《意见》,把握好民主监督内容,利用好民主监督形式,执行好监督程序,落实好监督机制,做到监督不越位、不错位,有序规范、实效明显,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在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方面的针对性。

    (三)注重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提高协商民主的实效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扣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问题,坚持协商议题提出机制,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保证成果转化的及时性,让协商民主发挥最大功效。

    三、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探索委员履职有效方式,拓展委员履职途径,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一)改进政治协商方式。把政协的政治协商纳入党委议事规则、政府工作规则,对规定协商的事项,组织委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会议协商;组织委员对政协调研报告、视察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以及党委、人大、政府及其部门征求意见稿,进行书面协商;政协领导、政协专门委员会负责人或政协委员应约同党委、政府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沟通情况、交换意见,进行恳谈协商。

    (二)完善民主监督方式。组织委员参加政协协商会议,围绕监督性议题,积极建诤言、谋良策;制定政协视察计划,适时组织委员开展视察,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围绕法律法规实施和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落实确定专项监督议题,组织委员开展民主监督,查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建议;推行“广进严出”的提案征集和审查立案模式,处理好提案“量”与“质”的关系,切实做好提案工作;应邀组织政协委员参加党政工作和人大立法的调查、检查、听证、民主评议等活动,拓展政协民主监督形式。

    (三)创新参政议政方式。认真落实由党委、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提出议题的规定,探索完善界别、委员联名、委员小组提出议题方式,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加强组织实施力度。坚持提案领导督办和日常督办工作机制,力求领导、承办单位、委员“三参与”,转办、承办、督办“三到位”,更好推进提案办理工作。畅通政协组织和委员了解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拓展与委员及界别群众的联系方式,扎实开展“政协开放日活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将委员和界别群众请进政协,让他们了解政协,并就政协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表意见建议。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由政协班子领导带队到委员所在单位开展委员基层行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及所在界别群众的联系,了解委员和界别群众的愿望,为政协组织和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创造条件。


(作者系石嘴山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李树岩,来源:石嘴山市政协网)

上一篇: 政协工作的“位”与“为”
下一篇: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加强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关闭窗口]
南京政协
南京市政协 主办单位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
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支持单位
苏ICP备05004952号-7
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