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分组审议了政协南京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党政中心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建务实之言,多谋发展之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来,为实现美好愿景凝心聚力。
“两个报告简洁凝练、内容务实,提到的许多数字和实例,背后凝结着全体政协人的辛勤付出。”符妮委员看到2024年市政协工作“成绩单”谈到。“政协提案紧扣发展之需、民生之要,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充分体现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责任担当。”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知识储备,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调研,努力确保所提建议更具针对性与可行性,在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两个报告,讲工作亮点纷呈,讲目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政协的特色和优势,展现了政协工作的力度、深度和温度。”严震委员说,过去一年,一大批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有效办理,作为提案者感到非常欣喜。“我是一名律师,将努力发挥这个职业接触群众面广的优势,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履行好委员职责,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与期望。”
“两个报告都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指导我们更好地履职尽责。”戴伍洲委员说,他将结合本职工作,团结更多界别群众,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市委部署的“三大关键仗”“三大攻坚仗”献计出力。
“两个报告体现了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为委员立足工作实际,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履职尽责提供了指引。”崔曙平委员说,今年,他提交了“务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抢占先机,推动南京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案,并将同其他政协委员一起,更好地协商议政、担当作为。
郭建华委员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和“信心”两个关键词,令他印象深刻。“南京高校院所林立,科教资源丰富,人才储备深厚,赋予了我们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底气。”他表示,对南京的发展充满信心,将坚持围绕大局深入思考,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提出更多优质提案。
王俊是一名连任两届的市政协“老委员”,在认真聆听了两个报告后,他表示,从中切实感受到了政协的履职作为和情怀担当,“今年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深入基层群众,收集更多社情民意,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