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校园餐的品质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市政协委员鲍锋常年关注校园食品安全话题。此次参会,她带来一份关于加强中小学统一配供模式执行监管的建议。
作为在供销系统工作的市政协农业农村界委员,鲍锋一方面关注农民致富的“菜园子”,一方面关注市民食品安全的“菜篮子”。2024年两会期间,她提交的《关于推广中小学生食材统一配供模式,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建议》,被列为2024年重点民生微提案,所建议内容在全市多个区推广,通过建立区域食材集采集配模式,让更多孩子吃上了“放心菜”“营养餐”。
鲍锋认为,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她建议,对于统一配供服务商的管理,市、区教育部门要对指定服务商全流程服务进行细化监督。服务商要向服务学校进行公示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收费金额等。食材供应商要与学校直接结算,将集采带来的效益用于提升学生餐品质。同时,引入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服务商全流程工作进行监管。除了公示和监督外,还应建立严格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指导服务商定期对供应商的供应食材新鲜度、卫生标准执行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鼓励学校师生和家长参与对服务商的评价,形成多维度的监督网络。
鲍锋还建议,在本地基地直供及订单化生产方面,市教育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供销社应联合开展农业产业调研,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品种,引导农户进行订单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本地供应的食材符合校园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农业生产与校园需求的对接平台,实现生产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校园食材供应稳定性。此外,部分学校在使用的一键上传至省阳光平台的数字供应链信息系统,可在全市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