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围绕 “我市推进城市更新国家级试点工作情况”重点民主监督协商议题,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市财政局、市规资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城管局等部门工作情况介绍,进行座谈交流研讨。市政协副秘书长、人口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一级巡视员孙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1年3月,城市更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奠定了城市更新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市重点面向居住类地段、传统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11月,南京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对“我市推进城市更新国家级试点工作情况”开展重点民主监督被列为市政协今年8个重点履职协商议题之一。
座谈会上,人资环(城建)委副主任李真就开展专项重点民主监督工作情况作了简要说明和安排,各部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工作职责,就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介绍。据市建委介绍,南京将根据国家级试点要求,在居住、生产、公共空间、综合片区4大类10个方面进行全要素、全方位的城市更新,确定了小西湖、荷花塘、虹苑新寓、南京老烟厂、“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颐和路等更新改造试点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问题,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市规划资源局对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危险住宅治理、历史地段微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面的实践成效和政策创新供给情况作了通报;市房产局重点汇报了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再改造605个老旧小区;市财政局介绍了对城市更新工作给予的多项财政支持政策,市城管局通报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工作情况,并希望把背街小巷整治、户外广告招牌管理、照明设施改造等列入城市更新项目库。
随后,调研组成员与各相关部门就推进城市更新、共建美丽古都等在会上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互动交流,研讨气氛活跃、建言成果丰硕。市政协人资环(城建)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霞,人资环(城建)委副主任郑加强,就在顶层设计上求突破、积极探索土地利用和产权调整创新办法、建设城市更新数据平台等问题和相关部门交流探讨。市政协委员吕晨、翟优、范凯洲就鼓励多元化参与、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国际性人文地标项目、促进城市更新法制化和市场化相结合、加大引进民营资本力度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听取部门介绍和大家交流研讨后,孙宁说,城市更新这项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一定要坚持统筹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确保城市更新各项工作有力有序。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把危房治理和老旧小区改造摆在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注重“面子”,更要做足“里子”,让群众看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感受到温度,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协同做好民主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积极汇聚各界智慧、凝聚工作共识、提升工作质效。
二是要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城市更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路径,适度超前储备、培育接续动力,加大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撑保障。在完成好首批13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适度加大城市更新工作力度。
三是着力破解难题。坚持“留改拆”并举,做到分类施策、靶向发力,不断完善可持续更新模式。在加强统筹规划、提升用地效率、激发市场潜力等方面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不断优化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受益的城市更新机制体制,激发城市更新的内生动力,切实扛起城市更新国家级试点城市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有关部门领导徐淮舟、洪有亮、兰文平、靳楠,市政协办公厅一级调研员叶轩等参加会议。